青岛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青岛大学

[切换城市]
青岛站> 青岛教育> 青岛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信息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英文名: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简称:“中石大”,“石大”,“中国石油大学” 所在地:青岛 类型:工科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工类/研/211

211工程教育部直属院校卓越计划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资怎么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师资好不好

据2014年7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师161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906人,博士生导师161人。教师中有两院院士7人,“千人计划”入选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入选者11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资助及青年教师奖获得者8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及海外特聘专家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山东省教学名师13人, “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5人。 3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2个创新团队入选 “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11个教学团队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
院士
专职院士
沈忠厚
兼职院士
张国伟、汪集暘、苏义脑、顾心怿、宋振骐、吴文俊
国家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入选时间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蒋有录
2008年
电工电子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刘润华
2009年
石油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团队
管志川
2010年
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
带头人
入选时间
重质油高效转化的绿色化学与工程
刘晨光
2007年
海洋油气井钻完井理论与工程
孙宝江
2010年
复杂油藏开发和提高采收率的理论与技术
姚军
2012年
山东省优秀创新团队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入选时间
油气地质与勘探创新团队
查明
2008年
油气田开发创新团队
姚军
2012年
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名称
带头人
入选时间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蒋有录
2007年
石油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管志川
2007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
刘永红
2008年
大学英语教学团队
栾述文
2008年
电工电子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刘润华
2009年
过程设备课程教学团队
金有海
2009年
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团队
刘衍聪
2010年
有机化学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夏道宏
2010年
地质学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陈世悦
2011年
化学工程实践教学团队
刘雪暖
2012年
勘查技术与工程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印兴耀
2012年

  • 吴国忱 【男】
  • 吴国忱,男,教授,1965年2月生,辽宁康平人。1987年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石油物探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地球物理专业硕士学位;2006年获得同济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博士学位。目前在地球物理系从事各向异性介质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从事教育工作近二十载,先后为大学生讲授过《计算机原理》、《信号分析与处理》、《C程序设计语言》、《地震勘探新方法新技术》等课程,为硕士生讲授过《地球物理软件分析与应用》、《软件工程与开发技术》、《计算机原理与操作系统》等课程,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自2001年至今,已培养硕士近10名,目前在读7人。  在科研方面,先后参加过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学研究项目,以及多个油田的横向科研项目,涉及到储层地球物理和地震波成像等研究领域。以第二参加人的身份,曾在国内开展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储层预测技术研究,并结合地震属性研究在胜利埕岛油田得到成功应用,研究成果获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石油大学优秀科技成果奖。“十五”期间参加完成了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2项,并申请了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十一五期间以研究骨干身份参加国家863计划课题1项,承担和参加横向科研项目若干。
  • 孙成禹 【男】
  • 孙成禹,男,1968年10月生,山东青州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石油大学物探专业,2001年6月获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学位。现任地球物理系党支部书记,美国勘探地球物理学家学会(SEG)会员。  先后为本科生主讲过《地震勘探原理(I)、(II)》、《地震资料数字处理方法》、《弹性波动力学》、《信号分析与处理》等学位课和《地球物理反演基础》等选修课程。为研究生主讲《地震波动力学》等学位课和部分选修课程。著有研究生教材《地震波动力学理论》,合编本科生《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课程设计指导书及附图》,目前承担国家级本科生教材《地震波理论基础》等的编写工作。
  • 宋建国 【男】
  • 宋建国,男,江苏如东人,1971年1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党员,副教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物理系副主任。1993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勘探系,1996年获应用地球物理硕士学位,1999年获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博士学位。1992年起从事俄罗斯SFA技术的引进与解剖。1993年~1996年参加了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胜利油田井间地震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井间地震资料的处理与解释方法研究与软件开发。1996年~至今致力于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方法研究,通过整合SFA技术、测井地震联合反演技术、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地震资料属性体分析技术、地质统计分析技术等,在SUN工作站上开发了GSYS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解释系统,并在海洋石油总公司南海东部公司、中石油物探局、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地质院等单位得到推广与应用。目前主要从事井间地震资料处理与解释理论方法研究、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处理解释理论方法研究、地震资料构造层序分析技术与方法研究、反演理论与方法研究。
  • 张广智 【男】
  • 张广智,男,副教授,地球信息与探测技术专业硕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勘查地球物理专业后留校任教,现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在读博士,美国SEG学会会员。主要从事地震资料信号处理,储层预测方法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 杨国权 【男】
  • 杨国权:男,汉族,党员。1962年12月28日出生于浙江海盐。石油大学(华东)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地球物理勘探专业。1981年~1985年,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物探专业本科,1985年6月获学士学位。1989年~1992年,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研究生,专业煤田、油气地质与勘探。1992年12月获硕士学位。较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熟练掌握计算机及工作站的操作系统和地震地质解释、处理软件。  教学工作:   1、长期从事本科相关专业(地质、物探、测井专业)的基础专业课教学,开设的课程主要有:《地球物理勘探》;《地震勘探原理》;《地震地质解释》;《地震地层学》;《地震资料构造解释》课程设计;《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应用》等;  2、指导历届本科毕业设计50余人;指导、辅助指导研究生5名。  3、历届成教学院成人教育、培训班、双学位班等的专业课教学工作  4、授课3000余学时
  • 张庚骥 【男】
  • 张庚骥,男,汉族,1930年3月出生,河北省丰润县人。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石油学院工作。现任石油大学(华东)资源系教授,兼任山东石油学会测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0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张庚骥教授长期从事电法测井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1978年起,提出了计算非均匀介质电场的逐次逼近解法,将它表为各阶修正项之和。与每一阶修正项相应,有同阶的几何因子。这样便推广了几何因子理论,使它由交流电测井推广到直流电测井,由一阶推广到任意阶,由零背景值推广到任意背景值。后来又证明了,用逐次逼近解法所得出的展开式就是泰勒展开,从而利用多复变函数理论给出了展开式的收敛条件。最近又提出了泰勒展开式具体计算方法,使它成为速度最快、灵活性最高的计算响应的方法,在测井响应的正演和反演计算中发挥重要作用。  1982年提出了计算直流电测井响应的积分方程。它不同于俄国人Al’pin的积分方程,未知函数不是边界面上的隐电流而是电势。利用它处理大体积的电极极为方便。1985年起在数值模式匹配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他最先将层界面由一个推广到任意多个。他的这个推广比国外早五年。进而他提出了幅度基函数和斜度基函数,利用这些基函数可以构造出连续而且光滑的函数。其结果是,为达到同一精度,可以设置较少个结点,从而使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个数量级。  1988年将向量势的概念引入自然电位的计算,最近又对这种引入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探讨。这种观念上的转变将简化自然电位的解释和应用。
  • 孙建孟 【男】
  • 孙建孟,教授,博导,男,汉族,64年10月生,祖籍山东博兴,中共党员,84年6月大学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测井专业,87年6月硕士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应用地球物理专业,99年6月博士毕业于石油大学应用地球物理专业。99年底晋升正教授,现任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信息系副主任,信息与地球物理所副所长,《测井技术》编委,《北京测井技术联合体 》理事。当选第四届(99年)石油大学十大杰出青年。90-91年参加塔里木会战一年。93-94年北京进修英语一年,可以胜任专业翻译。 先后主讲《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测井专业英语》、《地球物理测井》《测井新方法新技术》等9门课,800余学时。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30余人。指导研究生6人。主编CNPC“九五”规划教材《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应用》,累计40余万字,参编《测井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教,累计10余万字。 主持或参与科研25项,其中主持一项总公司重大科研项目,合同经费达210万元,为学校95期间六大科研项目之一。其它主持或参加的总公司、局级课题等累计经费100余万元,其中最优化测井解释方法技术转让了7个油田,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陈钢花 【女】
  • 陈钢花,女,1963年生,浙江省东阳市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85年获华东石油学院测井专业学士学位;1988年6月获石油大学北京应用地球物理硕士学位。96年晋升副教授,2001年晋升教授。东营市人大代表。  教学:主讲本科生《测井数字处理与综合解释》、《地球物理资料综合应用》、《矿场地球物理》、《测井解释与生产测井》、《FORTRAN语言》等课程,主讲研究生《地球物理测井方法》、《地球物理资料解释》、《测井储层评价》等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50余人;指导硕士研究生共10余人。目前为校聘教学巡视员。  科研:作为主持人完成科研项目共30余项,其中总公司项目7项,国际合作项目1项,横向20多项。其中有2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科研成果获校局级科技进步奖。通过多年的努力,在测井资料地质应用(沉积微相解释、岩性解释、非常规油气藏测井解释等方面)已形成了一定的科研优势。主要科研项目有:CNPC“九五”重点项目《塔里木非连续沉积盆地岩性、物性、敏感性预测方法探索》、CNPC“九五”项目《测井地震联合反演技术》、《测井相分析方法研究及软件开发》、《测井沉积微相方法研究及软件开发》、《Feasibility of Facies Identifications From Acoustic Waveforms》、《浅气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地层微电阻率成像测井资料地质解释方法研究》、《录井剖面地质解释系统》、《低孔低渗油气层解释方法研究》等课题的研究。
  • 首祥云 【男】
  • 首祥云,男,陕西汉中人,1954年12月出生,1977年7月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勘探系测井专业,并留校任教。1993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声学所、清华大学工物系、美国阿特拉斯测井公司学习。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多次获得省级或学校奖励。目前主要从事测井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承担的教学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测井方法原理与解释实验。科研方向为“阵列声波资料处理方法、声电成像测井资料处理方法、放射性测井资料处理方法、解释方法研究及软件开发”。已形成具有特色的Windows平台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软件系统。
  • 李会银 【男】
  • 李会银,男,1965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石油大学(华东)应用地球物理仪器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作为主要完成人先后参与十几项纵横项科研课题的研究,先后获校优秀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现主要从事核测井仪器及电缆遥测系统方面的研究工作。
  • 邵才瑞 【男】
  • 邵才瑞,男,山东沾化人,1966年生,副教授。于1990年本科毕业于石油大学矿场地球物理(测井)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并留校任辅导员,1993年转入测井教研室从事教学科研工作至今,2000年晋升为副教授,2002年评为硕士生导师。工作期间先后获石油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和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起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先后为本科生主讲《FORTRAN语言》、《软件技术基础》、《数字图像处理》、《地层倾角》、《数据库技术》等课程。为研究生主讲《数字图像处理》、《测井信息处理与应用》多次。经长期科研锤炼,在矿场地球物理信息计算机处理、软件开发、地质应用及井间储层评价方面形成特色。
  • 张福明 【男】
  • 张福明,1968年12月生,山东青州人,中共党员,测井与信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研究生学历,正读博士。  获省部级奖4项,石油大学奖多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课题近20项,涉及常规测井解释、沉积微相解释、地层对比、剩余油分布、流动单元等领域。目前主要从事测井地质应用研究和软件开发。
  • 万剑华 【男】
  • 万剑华,1966年3月生,山东单县人,汉族,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副院长,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学科负责人,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地理科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中国GIS专业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测绘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山东省测绘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城市的关键技术,“3S”在石油天然气、海洋领域中的应用技术,“3S”在黄河三角洲湿地保护与河道演变研究中的应用技术。
  • 樊彦国 【男】
  • 樊彦国,男,河北望都人,1965年10月生,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是中国石油学会会员和山东测绘学会会员。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现为武汉大学)工程测量专业工学学士及工学硕士毕业,博士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研究所,专业为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导师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专家留美博士胡振琪教授。1998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0年和2004年被授予“石油大学优秀教师”荣誉称号。主要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工作。承担和完成省部级和局级课题3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次,市局级奖励6次。给研究生、本科生讲授过“现代地图学”、“空间分析”、“地图数据库”、“信息论基础”、“土地管理学”、“地籍测量”、“摄影测量学”、“测量平差基础”、“地形测量学”、“测绘管理基础”、“测量仪器原理”、“地形图绘制”等12门课程;指导研究生7名,指导优异生4名。
  • 宋冬梅 【女】
  • 宋冬梅,女,吉林长春人,1973年11月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  1997年、2000年于沈阳农业大学毕业分别获农学学士学位与硕士学位,2003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学,导师为景观生态学界著名专家肖笃宁研究员。2003-2005年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专业为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方向MODIS遥感数据的地学应用,2005年8月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工作,2006年被评为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测绘工程专业、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讲过《土地资源学》、《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遥感原理与应用》与《人文地理学》课程,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2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作为主要参与人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
  • 沈忠厚 【男】
  • 沈忠厚院士,石油钻井和水射流技术专家,1928年出生于四川省大竹县。1951年毕业于重庆大学,曾任石油大学系主任、研究所所长。现任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射流研究中心主任。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20年来,他将水射流技术与钻井工程相结合,对钻井工程做出了创造性成果和贡献。  其主要成果有:(1) 结合研制高效钻头,对淹没非自由射流动力学规律、自振空化射流理论和机械及水力联合破岩理论有重要突破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又发明了新型加长喷嘴牙轮钻头、自振空化射流钻头和机械及水力联合破岩钻头等三种新型高效钻头。三种钻头在油田应用,获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2) 在国内外首次建立了钻井工程中以井底岩石面获最大水功率为目标函数的水力设计新方法和新理论,解决了钻井工程长期没有解决的水力设计理论问题。(3) 与研究中心有关同志一道在国内外首创自振空化旋转射流处理油水井近井地层及解堵新技术,在油田500余口井上应用,获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
  • 苏义脑 【男】
  • 苏义脑:中国工程院院士,油气钻井工程专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钻井工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2004年12月27日上午,我校聘请中国工程院苏义脑院士为我校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顾问。  苏义脑院士长期从事油气钻井工程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成员和专题组长连续参加了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有关重点科技项目的攻关。苏义脑现在还担任国家科技奖励地矿专业组评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委员会委员、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石油学报》等七刊物编委,是国家863计划820主题组专家。  苏义脑院士能够准确地把握钻井工程科研方向,不断提出具有挑战性、创新性的研究课题,始终在油气井工程高新技术领域进行开拓性工作,为推动我国钻井技术跻身世界前列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率先把工程控制论和航天制导技术引入钻井工程,开拓“井眼轨道制导控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新领域并组织攻关,取得重要进展,获得“自动井斜角控制器”等多项国家专利。近期,他主持国家经贸委“十五”重大装备研制课题“CGDS-1型地质导向钻井系统研制”。该项钻井技术为当前国际钻井界的高新技术,具有创新性很强、难度很高和独立自主开发的特点。
  • 任韶然 【男】
  • 任韶然,男,博士,教授,于2005年10月应聘为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泰山学者特聘教授  简历:1978年至1984年就读于华东石油学院,获钻井专业学士学位及石油工程硕士学位;1985至1988年在石油大学(北京)任讲师;1988至1992年就读于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化学工程专业, 获博士及DIC学位. 1992至1995年在英国WALES大学(SWANSEA)非牛顿流体研究中心作博士后研究员;1995至1999年在英国BATH大学担任IOR工程项目主管;1999至2000年在英国MORE OIL&GAS Plc公司任高级石油工程师;2001年至2005年在英国HERIOT-WATT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水合物中心任研究员,并兼职于英国MORE OIL&GAS Plc.  主要研究领域与兴趣:  气体水合物在钻井及油气生产中的控制、天然气水合物资源的开发、注空气技术用于提高采收率、油田防垢、防腐及控水技术、钻井泥浆及非牛顿流体流变学.
  • 管志川 【男】
  • 管志川,男,1959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石油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国家重点学科“油气井工程学科”学术带头人。  教育及工作经历:  1982年7月华东石油学院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本科毕业,1983年在中原油田参加石油会战锻炼,1995年获石油大学工学博士学位,1998年9赴美国A&M大学石油工程系访问进修,1998年晋升教授,2000年评定为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山东石油学会钻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会员、SPE会员,《石油钻探技术》杂志编委,山东省东营市政协委员。  主要研究领域:油气井管柱力学;油气井井下过程监测、诊断与控制;油气井流体力学;深水钻井技术;特殊工艺井钻完井工艺理论与方法。  研究生招生专业及方向:  硕士招生专业:①油气井工程。研究方向:油气井力学、信息与控制工程,油气井流体力学与工程。  ②流体力学。研究方向:油气井井筒流动与控制。  博士招生专业:①油气井工程。研究方向:油气井力学、信息与控制工程,油气井流体力学与工程。  教学工作及教学研究:主要从事石油工程专业本科生和油气井工程专业研究生的教学工作。为本专科生、研究生以及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主讲的课程有:《钻井工程》、《完井工程》、《油井设计》、《钻进技术》、《优化钻井技术》、《地层压力检测技术》、《钻井工艺原理》、《钻井过程中的保护油气层技术》、《PDC钻头水动力学》、《油气井流体力学》、《深井超深井钻井技术》等。指导硕士研究生24名、博士研究生9名。主编《钻井工程理论与技术》教材1部;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篇。先后主持或参加省部级重点教学研究课题3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2项;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CAI课件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励2项。
  • 韩志勇 【男】
  • 韩志勇,男,汉族,中共党员,陕西省蓝田县人,1937年3月8日生。1962年7月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石油钻采系油井工程专业,同年留校任教。历任钻井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副主任、代主任,石油开发系副主任等。现任石油工程系教授,我校“211工程”油气井工程重点学科负责人。  韩志勇教授从教以来,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在教学改革、教材建设、研究生培养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都作出了显著成绩。讲授过“钻井工艺原理”等7门课程,参加或独立编写的教材11种以及大量教学辅助材料。1989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1996年开始指导博士研究生。  韩教授的主要科研方向为管柱力学及定向钻井技术等。曾为全国钻井总工程师进修班等讲授喷射钻井技术,先后为石油部、地矿部等单位举办十余期定向井技术培训班,为我国喷射钻井和定向钻井技术的推广作出了一定贡献。在“七五”期间,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定向井丛式井钻井技术研究》中的三维绘图技术研究,1990年获总公司科技进步特等奖。“八五”期间,他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水平井钻井技术研究》中的水平井优化设计专题,1995年获总公司科技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九五”期间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侧钻水平井钻采成套技术研究》中的钻柱力学问题研究专题。出版专著一部《定向井设计与计算》,发表科学论文4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3篇。  除了教学、科研和行政工作,韩志勇教授还在专业改革,学科建设以及校外业务活动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担任过山东省石油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石油工程学会钻井工程部委员、基础理论学组成员,钻井专标委委员等8项社会职务。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青岛市经济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 电话:
    %u0030%u0035%u0033%u0032-%u0038%u0036%u0039%u0038%u0033%u0030%u0038%u0035 %u0038%u0036%u0039%u0038%u0033%u0030%u0038%u0036
相关推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南财经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南财经大学师资怎么样 甘肃中医药大学师资好不好,甘肃中医药大学师资怎么样 昆明医科大学师资好不好,昆明医科大学师资怎么样 陕西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陕西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